第628章 芸香.5(1 / 4)

书中缘 到点儿吃饭 4134 字 5小时前

距离午时尚有两刻钟,已见两名堂役走出芸香署,前边那个空着手,走在后头的两只手各提了一副食盒。门前值守的禁军扫了两人一眼,未有出声。就见两人顺着门前直路往西又走一段,后才右转拐入夹道。

这两人正是芸香署里每日负责去大官署领取午饭的堂役。

每日午时一到,官员们都会有一个时辰吃饭、休息的午歇时间,午饭由大官署负责准备,并设统一配膳处发放,故而各署衙里负责取饭的堂役,都会算好路程,提前出发,以便自家大人们能尽早吃上热饭菜。

大官署隶属工部,所设配膳处亦临近工部衙门,位于芸香署东北面,两者距离算不得远,堂役步行走夹道,正常情况下一刻钟左右就能到,每日两人,基本都是现在这个时间前往。

.

偌大的皇城,连行进路线都有着严格的层级规范。

首先,若无天恩特许,绝对禁止官员在城中使用轿辇,即便是一品大员,从走入承天门那一刻起,就得用脚走路。

而城中路道,更是细分讲究。

中轴线上那条意味着皇权神授独尊的“天阶御道”,除新年贺仪、登基、大婚、点将出兵等隆重大典时,天子会在路道尽头登高振臂,平时莫说踏足,连靠近都不被允许。

那些连接各大宫院的砖砌主路,是天子、后妃、王公大臣们通行使用,除了圣驾,唯一无须通禀就能在这些路道上行走的轿辇,就只有太后的金辇。

而无论是主路分支,抑或建筑间相连的通道,被称为“甬路”的,能在上面行走的人群也最为宽泛,禁军夜间巡逻也会以此通行。

要说数量最多也最不显眼的,那便是“隐没”于各种宫殿旁侧后方的狭窄通路——这些被称为“夹道”的小路,许多宽只两人并排,更有仅容一人的,但这种也才是内侍、宫女及各种杂役底下人平日该走的,可在现实情况里,许多中下层官员也会很自然地把这种路道视作日常走动的路径。

非是要说,芸香署每日取膳,以走相邻的集贤殿方向为最快路线,但堂役们却绝对不敢从那儿经过,这和他们同样不会选择自家大人们平日上值最常走的集贤殿西巷一样,其原因都在于这些路线都是官员们默认为来往必经,若遇着本署大人倒还好说,万一不小心冲撞了别处的官员,不仅耽误事,还容易得罪人,弄不好就不仅止是打板子,而是掉脑袋的事。

是以出了门往西多走一段,再循夹道绕经瓷器库房后墙,最后从工部衙门东南角去往“配膳处”——这七弯八拐的路线,每个芸香署堂役都烂熟于心。

如非万不得已,宁可提早绕远路,也不想抄近道,这种“少见人”的无奈,其实也是底下人在皇城中行走时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

.

眨眼间两名堂役便就来至配膳处。

配膳处单开一门,门口设桌,有一人负责查牌登记。

空着手的堂役笑脸上前,对着那名戴着幞头的书令说道:“卓书令,芸香署取膳。”并同时将食牌递出。

半掌大的木制食牌,样式简洁,正面统一刻“食”字,以背面署衙名称做区分。

那名书令接过食牌,翻看,抄记,又将食牌压在掌下,嘴上道:“进去吧。”

提着食盒的堂役先朝书令点了下头,才再熟练地走入门内,片刻之后,复又提盒而出,至此,书令才抬起手掌。

空手的那名堂役也不用多说,自己伸手就将桌上的食牌重新拿回并小心揣入怀中,再朝那名书令拱手一谢。

配膳小院独门进出,芸香署二人从里边走出来时,提食盒的那个年纪轻,瞧见不远又有别人向这边走来,忍不住对着走在前头的那名堂役道:

“王叔,今天咱们又是最早的呢。”

被叫王叔的那名堂役也没站定,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