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番外·瓜系列·杜季贡(上)(1 / 2)

君机 吃瓜鱼龙果 4222 字 2019-11-08

(公元60年7月20日,永平三年六月肆日,上午6点20分,于阗城北门。常朔穿越前6个小时。)

太阳刚刚冒了个头。

数只白羽乌喙的鸽子一掠过城门,便骤然扑啦啦振动双翅,带着身体翻折回旋下降,最后收敛羽翼,轻盈的落在同样雪白的一片素帛上。

城头上一名门吏先是呵了一口热气,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挥舞手臂,将这些不速之客“温和”驱离。

这些都是信鸽,鲜红的小爪上都挂着半指长的小竹枝。

在于阗,有钱豢养信鸽的人非富即贵。他们不过是为官府做事的小门吏,靠每日清理城门、悬挂帛纸这类杂务谋生,是千万不敢得罪这些鸽子的。

门吏驱离了碍事的信鸽,方才招呼同伴继续悬放帛纸。

这些帛纸并不简单,是用昂贵的缣帛作为书写材料,其作用相当于后世报纸。

每日清晨城门大开,这些门吏就将帛纸悬挂于进出门洞上,宣告近日城中发生的要事、大事,以及一些商家广告。

于阗北门一共有七条门道,现在每个门洞之上都挂着一筒宽约三尺半的卷轴。

门吏们虽然笨手笨脚,但做事却是认真。他们提拉着卷轴两端的绳索,一丝不苟的舒卷开帛纸内容。底端最先滚露出来,是数十个浓墨挥洒而成的汉字,每个字都写的极大,方便来往的行人商旅在极远处就能看见。

“大汉永平三年六月三日,龟兹人皮睿缇辞:

皮今求买取柯氏丝行缣帛五万匹,伏愿殿下照兹所请,谨辞。

辅国侯都末传

国相苏榆勒传

令听买取。

大汉永平三年六月四日”

“令”字上盖着同样用汉文书写的鲜红字印——“汉于阗王印”,字印是特意拓大的,汉室天子当然不会颁赐如此巨大的印玺。

“听买取”是听凭买卖的意思,这通常用来表示官方允准买卖双方进行某项交易。

随着帛书的徐徐放下,人们又依次看到另外三种各不相同的文字,竖向书写的是粟特文,横向书写的是怯卢文和梵文。

于阗境内族类混杂。

相传两百年前,秦始皇晚年之际,一支秦军不知何故由中原流亡至此,并联合当地土著建立于阗城。秦灭汉兴之际,世居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被匈奴人屠戮,被迫从家乡迁逃,其中一支散落遗种来到于阗,接受秦军首领百里霁邀请便在此休养生息。

汉兴之初,百里霁为避免天子猜忌,定下禅让继位制,主动隐居幕后,同时不断吸引战乱中的各部族来此定居,将于阗城打造成沙漠中的天堂绿洲。

百年前中原汉武帝凿通西域后,在百里家族授意下,于阗国主干脆向大汉天子俯首称臣,于是汉人屯田卒也一拨接一拨的来到此地,继而开枝散叶。

四五十年前,王莽篡国、中原动乱,又有一批汉羌流民自河西移民至此。除此之外,百年间还有途经于阗、肤色各异的诸国商旅后裔。这些族群在于阗日常使用最多的便是这四种文字。

四种文字记录宣告的是同一件事,于阗国主同意龟兹人购买五万匹缣帛,这是一笔大宗买卖的通告。

杜季贡眯着眼,将挂在城墙上,已部显露的四种文字又相互印证对照着看了一遍,然后才低头揭起行税账薄的封面,查看此笔交易的相应凭证记录。

按照于阗施行的财计制度,凡在域内达成的买卖交易,必须上报官府知晓,此刻的他便身负验核交易手续真假、完备之责。

“大汉永平三年六月三日,皮睿缇买缣帛五万匹,于柯氏丝行,行税以缣帛作价,计五百匹。”

今日是六月肆日,在国主允准交易之前,双方就在确认交易的六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