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 石头搬起来了,发现下面没有脚丫子···(1 / 2)

而且,济南纺织厂的问题还不止再就业的问题。

机器是几十年前的,管理是“铁饭碗”那套,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是绝对不行的。

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取代国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技术新、管理活、效率高,产品调整及时,这样才更能适合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

朱红给徐彦辉打过电话,徐彦辉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严格按照聊城富丽六合的全新管理和运营模式,坚决摒弃济纺之前的老思想。

徐彦辉甩手掌柜也当不了几天了,他和刘燕马上就得去范县。

生态农业项目现在面临着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他担心殷方川和郑晓晴忙不过来。

晚上的时候,徐彦辉和小薇一起来看望赵丽芹,这也是徐彦辉每次要出门的时候都要走的一个流程。

赵丽芹的这个小院跟厂里的家属院不同,这里是没有暖气的,所以徐彦辉前段时间就安排人送来了煤炭用来供暖。

取暖用的炉子就放在了堂屋里,这也是原来的时候农村一贯的做法,既能取暖,也可以烧水做饭,一举多得。

这就是独属于老百姓的智慧。

徐彦辉和赵丽芹围坐在炉子周围,旁边放着一张小方桌,喝茶聊天取暖两不误。

“听小雪说,小玲跟厂里一个叫邱建龙的年轻人走的挺近的,就是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怎么样。”

自从小薇完全接纳了赵丽芹之后,她的心态就好了很多,没有了之前的焦虑,相反的,现在的她,更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人,安逸、平静。

徐彦辉微微一愣,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邱这个姓,在徐彦辉认识的人里面还是比较少见的,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吴志军当年的那个玉面狐狸,邱玲玲。

“邱建龙···老家河南濮阳的?”

赵丽芹笑着点了点头。

“听小雪说起过,好像是的。”

徐彦辉不禁皱起了眉头。

果然是邱玲玲的弟弟···

徐彦辉对邱玲玲并没有太多的成见,反而是她的这两个弟弟,当初可是被他坑过的。

徐彦辉正了正身子,一本正经的看着赵丽芹。

“他们俩怎么混到一起去的?”

看到徐彦辉一脸的疑惑,赵丽芹微微的笑了笑。

“我也只是听小雪说起过几次,具体情况也不是特别的清楚。”

小薇和赵若雪从卧室里出来的时候,徐彦辉就问起了赵若玲和邱建龙的事。

赵若雪笑着抿了抿头发,倒是对于两个人的相处挺不在乎的。

“咱们厂里女人多,女人多了事情就多,更是从来都不缺热心肠的媒婆···”

听了赵若雪的话,徐彦辉也就释然了。

纺织厂就是这个样子,当初还在老厂的时候段丽曾经就说过,女人们凑到一起最津津乐道的事情就是“拉郎配”,而且还争先恐后的乐此不疲。

“拉郎配”,源自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和戏曲中的情节。

原意是指强行将两个没有感情基础或性格不合的人撮合成一对夫妻,通常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在现代的生活中逐渐有所延伸和变化,其实大多都出于好意,是工厂里常见的一种红娘模式。

而且这种模式也的确成就了很多的年轻人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工作几年后就直接领了媳妇儿回家了,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比如代喜、杨继坤和不久将来的殷方川,这些人其实都是这样的···

纺织厂最大的特色就是女多男少,年轻未婚的男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在女工中间才有“肉多狼少”的说法···

“若玲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