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加速的火星探测工程(二合一)(1 / 4)

在薛家人紧急商讨应对危机的时候,他们念念不忘的唐川此时已经乘坐飞机前往京都了。

与唐川一同赶往京都的还有前航天局顾问李遂寒院士,这位院士已经有78岁高龄,也是徐晟轩院士网罗的院士团成员。

说实话,刚过完年的时候,徐晟轩带着唐川见他的研究小组时,真是把唐川惊呆住了。

连徐晟轩在内整整16位院士,囊括核能、材料、生物、化学、物理、机械、计算机等等专业,在听了徐晟轩的介绍后,可是把唐川乐坏了。

自己的研究人员顶尖的还是十分缺乏,有了这批院士,关于灵魂学的研究,就能够全方位展开了。

这些院士都是年事已高,基本处于退休状态,徐晟轩研究精神力进展不大,就把这些人全都找去帮忙,不知不觉间一个院士团就形成了,而且各个专业都有。

因为徐晟轩他们也没法确定精神力研究会和哪个学科有关联。

如今听了徐晟轩说有地方可以获得研究进展了,一个个都十分兴奋,过完年就跟着徐晟轩来了沪海。

唐川这半年多的时间能够有层出不穷的成果,其实也和这些院士在后面催着有关。

就是那个灵魂力理疗舱,也是首先为了给院士们延寿,和增强身体素质才率先研制出来的。

当然这些院士们也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他们结合唐川给出的灵魂力特点,在各自擅长领域纷纷开设了新课题,试图给各自领域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这里有的采取小步快跑的原则,设立一系列小项目、小目标,然后每个小目标的实现,都能够单独进行应用。

在这一点上,李遂寒院士就是最喜欢这么干的,也因此积累了一些切实可用的成果。

这回听到唐川说,将要接管火星探测计划,并加速提前进行后,更是兴奋不已,刚刚获得的一系列小目标成果,这就要有用武之地了。

还在飞机上,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询问唐川了,“小川啊,原先的计划定在明年发射,都是计算过窗口期的。

要知道登陆了火星,通常都有26个月的窗口期,如果我们提前了,那运载火箭将登陆探测器送到火星轨道上,可火星还没有转过来,那可是要白白等待,这太浪费燃料了。”

唐川听了李遂寒院士的话,明白他在担心什么。

在深空航天探测活动中,因为受到目前人类航天技术的限制,对发射窗口的要求极为苛刻。

要从地球上去往火星,必须通过一条叫做“霍曼转移轨道”的椭圆形轨道飞行。

航天器发射升空后,先在地球附近加速,进入霍曼转移轨道,再在火星附近减速,被火星捕获。

深空航天器通过霍曼转移轨道从地球到火星轨道的飞行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航天器发射时,火星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必须要使航天器到达转移轨道的远日点时,火星刚好在那里“等待”航天器的到来。

这样的发射时机,大约每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错过之后,就必须等待下一次发射窗口。

“李老,您别担心,我们的新型电池技术、新型太阳能转换技术,以及新型离子引擎技术,可以确保探测器有充足的能源沿火星轨道,主动迎上火星。”

“你那个石墨烯电池技术真的能够拥有那么大的电容量吗?”

新型离子引擎技术是李遂寒主持完成的一个小目标,采用阵法约束离子方式的离子引擎技术,将现有5k功率提升到了300k。

甚至已经可以独立确保飞行器飞向火星的任务,李遂寒对于这一点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他是知道现有的火星探测飞行器在去年就完成了设计,新型离子引擎或许来不及与之匹配。

不过,如果唐川告诉他的大容量石墨烯电池技术,和高性能太阳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