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而来的风险。
他们诺亚号冲在前面是为什么?不就是为兰星探路吗?
如今路在脚下,好不好走,硌不硌脚也要走过才知道。
诺亚号冲在最前面都不怕,兰星稳坐大后方还怕这怕那,那当初何必派诺亚号出去探索?
总不至于让他们成为没有助力的一叶扁舟,只能往回传消息吧?这又哪里对得起全体诺亚号人的付出?
“抱歉,星枢之环并未搜索到太阳系兰星的历史资料,请诺亚号靠港后,到星枢协洽庭重新办理报备登记……”
让众人纠结良久的过程就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让总控所有人都无语凝噎。
也是,星河亿万,一个偏远角落的小星球,也就他们自己觉得重要了。
诺亚号请注意,已安排靠港泊位B-73号。请注意引导标识,根据引导操作,安全停泊。
“哪里有引导标识?”安东尼奥转动脑袋,盯着大屏上星球到处找。
整个星球都亮闪闪的,那引导标识总不能像游戏地图里的标定点还会自带闪光吧?
还不等众人找到,屏幕上就出现一个高亮框,圈住了银色光环上的一小块位置。是诺亚号的自动泊船索引。
岑方远指使诺亚号靠近。
近到一定距离才终于看清,光环上的“鳞片”就是一架架停在泊位上的飞船。被一层透明膜包裹着,膜上还时不时闪过彩色的小光斑,像是在流动。
无数条透明晶状的管道,好像光环伸出去的触角,在宇宙中展开。
其中一个管子顶端正快速闪烁着绿光的,就是给他们留的B-73号通道。
诺亚号不愧是高科技产物,找到泊位之后,就开始自动对位。待船跟通道距离大约一百米的位置时,大屏正中还跳出确认信息。
B-73号泊位的接口的管道直径大约有三十米。在诺亚号确认停泊继续靠近之后,边缘伸出的八片银色的,像爪子,又像花瓣一样带有圆润弧度的尖角,缓缓插入诺亚号设定好的出舱口外,自动回缩的卡口位。
“咔哒”一声轻响,是通道和舱口严丝合缝扣在一起的声音。
屏幕上跳出对接成功四个字,林凡都听外面爆发的欢呼声了。
“气压确认安全,辐射确认安全……”技术员笑着,手里也不忘干活。
诺亚号请注意,星枢之环的重力为你船既定重力的1.5倍。通道内会调整参数到诺亚号重力数值。
这可不妙!
这种环境下,身体相当于直接负重自己体重的一半。不仅活动要多花力气,而且动作也会迟滞许多。
往细了说,双脚踩在地面上时,会感觉鞋底跟地面贴得更紧,每迈一步,膝盖和脚踝都要承受比往常多50%的压力。
哪怕站着不动,小腿肌肉也会发沉,像绑了铅袋。
抬手拿东西的时候,原本能轻松举到头顶的胳膊,现在举到胸口就会觉得发酸。
身体内部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呼吸比平时重,胸腔要对抗更大的重力才能正常扩张;站立时,血液会更容易向下半身流动,脚更容易肿胀;睡觉躺着时,在床里会陷得更深,需要支撑才能顺利翻动。
不过这种沉重感也不是无法适应,无非是时间问题。虽然骨密度在长期适应后会有所改变,但像他们这样短期停留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
只是行动受碍,对他们的武力值终究是一个比较大的掣肘。
“既然通道重力参数能调整,想必这里应该也有其他应对手段,”林凡道,“否则那么多星球的重力都不同,总不至于都要适应吧?”
看着一光圈的飞船,星枢之环很是繁华热闹,应该还有后招。
“问他们出了通道还想保持舱内重力要怎么办。”岑方远口述让操作员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