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泰富在闹大利亚购买铁矿的零六年,正好是国际铁矿石价格,和澳元汇率快速上涨的阶段。
从零壹年到零六年,澳元兑美元的汇率,涨幅超过100%。
甚至还有人预测,澳元兑美元的汇率,未来有可能升值到1比1的平价高度。
——事后诸葛亮言:这有可能是某些国际资本,故意放出的风声,为的就是给泰富这类“炒汇”的投机客下套!
你还别说,泰富还真就信了这些人的邪。
为了配合产业布局,同时也是为了对冲风险,锁定公司在闹大利亚铁矿石项目上的开支成本。
泰富转头就在零七年,与十三家国际资本机构,签订了三份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最大敞口交易金额,为94.4亿澳元。
彼时,花家经济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花家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仿佛永远也无法满足一般。
按照以往的理论来讲,既然花家的经济强劲,闹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量巨大,那么澳元必然就会更加的坚挺,甚至是持续的上涨。
而泰富在这个时候套保澳元,按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是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
只是,他们在对闹大利亚西部铁矿的建设和开采上,却是极其的不顺利。
不过,泰富对闹大利亚铁矿的投资金额,预计是30亿澳元就够了,可他们却是与那些国际资本机构,签订了高达近百亿澳元的,外汇衍生品风险敞口。
需要30亿,却签了一份近百亿的对赌协议,多出来的那些额度,泰富是肿么个意思?
很显然,除了需要用到的那三十亿,多出来的那六十多亿,就是泰富单纯压住澳元会继续升值的头寸,而不是明面上说的“风险对冲”。
没错,泰富就是借着投资闹大利亚铁矿的名义,在“炒汇”,而且还特么的是跟那些国际资本进行对赌!
以套汇保利的名义玩儿投机,还敢跟国际资本对赌,人家不坑他们坑谁?
而且,泰富跟那十三家国际资本,签订的这份累计外汇期权,还非常的诡异。
几乎跟当年的中航油一模一样,诡异就诡异在,赚的少,赔的多,上封顶,无下限!
简单来说就是,当时澳元兑美元的汇率,是1:0.81,于是泰富就与那十三家国际资本,按照这个汇率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
双方约定一年之后,如果澳元兑美元的汇率,维持在1澳元兑换0.85至0.9美元这个区间,那么泰富就可以行权,按照最低的0.85美元这个价格,去向那十三家银行兑换1澳元。
而0.86到0.9美元兑换1澳元,就是泰富的盈利空间!
如果澳元兑美元的汇率,超过1澳元兑换0.9美元,那双方的这份协议就自动终止,大家都不赚不赔。
但是,如果澳元兑美元的汇率,跌破1澳元兑换0.85美元这个价位,那么泰富也必须要以0.85美元的高价,买入协议中两倍的澳元,泰富血亏!
这份协议明显是对泰富不利的,泰富的盈利空间有封顶,但亏损起来却是几乎无下限,而且损失还要翻倍,但泰富还就签了,……
或许只能说明,泰富笃定了澳元不会下跌,这次对赌他们觉得是稳赚不赔吧!
有人曾经形容这样的累计期权交易,叫做“赚时一滴水,亏时一片海”,然后泰富就完美诠释了这句话,……
零柒年,受到铁矿石出口增长的带动,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上涨超过了16%,泰富账面上出现了浮盈,(虚的)。
可是到了零捌年九月,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全球金融市场风云突变。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又连带了铁矿石出口量的锐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