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讨楚圣诏(2 / 3)

我无辜黎庶,或死于锋镝之下,或流离失所,辗转沟壑,惨状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百年之前,我中元帝国草创,根基初定,百废待兴。

南楚不思睦邻友好,反而趁我之危,屡次派兵袭扰我南境。

边疆军民,惨遭荼毒,死伤无数。老弱妇孺,皆不能幸免,家园破碎,生者含悲,死者含冤。

南楚之暴行,天人共愤,此仇此恨,刻骨铭心,岂容忘却!

至于神谕之战,南楚更是丧心病狂,悍然挑起战端。

我中元帝国为保家国,扞卫尊严,奋起反击。

然南楚狡黠多端,诡计百出,致使我军陷入苦战。

此役之中,我中元帝国三名亲王,皆为国捐躯,血洒疆场。

数百战将,奋勇杀敌,马革裹尸。

数百万军民,亦惨遭屠戮,生灵涂炭。

山河变色,日月无光,此乃我中元帝国之奇耻大辱,亦是我全体子民之深仇大恨!

今朕以楚王陈琦为帅,兴吊民伐罪之师,决意开启灭楚之战。

此乃上承天意,下应民心之举。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南楚之罪孽,必遭天谴。

朕命南境十八州,务必全力以赴,支持楚王陈琦之行动。

粮草辎重,不可短缺;兵源器械,务必充足。

各州府官员,当殚精竭虑,尽心竭力,不得藏私延误。

若有玩忽职守,致使军需供应不足者,军法从事,严惩不贷。

更不得暗通款曲,与南楚私相授受。

南楚乃我中元帝国之死敌,凡与敌勾结者,便是叛国之贼,天理难容。

朕在此严正声明,违令者,杀无赦,诛九族。

朕言出法随,绝不姑息。望我南境十八州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以英勇之师,破南楚之贼寇,雪百年之耻辱,扬我中元之天威。

楚王陈琦,乃朕之股肱重臣,智勇双全,忠肝义胆。

此次率军出征,必能不负朕望,荡平南楚,凯旋而归。

朕将在朝堂之上,静候佳音。

朕深信,正义必胜,邪恶必除。

我中元帝国,乃堂堂正正之大国,岂容南楚这等跳梁小丑肆意欺凌。

此次灭楚之战,是为了扞卫国家尊严,为了给死难的军民报仇雪恨,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宁。

朕号召全体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前方将士,当奋勇杀敌,冲锋陷阵,以一当十,展现我中元帝国之军威。

后方百姓,当全力支持,踊跃输将,为前线提供坚实的保障。

愿我中元帝国之军旗,飘扬在南楚的每一寸土地上。

愿我中元帝国之天威,震慑四方,永保天下太平。

此战之后,南楚将不复存在,其土地将并入我中元版图,其百姓将沐浴我中元之德泽。

朕以天下苍生为念,以祖宗社稷为忧。

此次灭楚之战,关乎国运兴衰,关乎百姓福祉。

望我全体军民,齐心协力,共襄盛举。

朕将与诸君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中元帝国皇帝陈伽罗亲笔!

秦奕站得笔直,他用洪亮而清晰的声音缓缓地念完了手中的圣旨。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回荡在整个正殿之中。当最后一个字音落下时,秦奕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将圣旨轻轻地放置在了供案之上,然后微微躬身行礼,默默地后退几步,静静地站立到了陈琦身旁。

此时,朝堂之中一片寂静,然而这份宁静仅仅维持了片刻便被打破。在场的官员们脸上的表情可谓是五花八门、精彩绝伦。有些官员嘴巴微张,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