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电报机(2 / 3)

我爸爸是穿越者 风鵿 3216 字 2020-08-02

,接收装置的两个铜棒之间也有火花产生,以此完成接收电磁波,完成磁生电的过程。

电感很容易,其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

关键还是电容。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

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

当然如今刘海兴还弄不出后世那种电容器和晶体二极管。

但是按照原理,弄个差不多能用的就行。

至于会不会太重,刘海兴根本不用考虑这些。

只要能用,把一个房子装满都可以。

于是刘海兴按照来顿瓶的样式,打造了一个简易的电容器。

瓶的内壁和外壁都贴上一层锡箔,成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内层常用金属链条与伸到瓶口外的金属杆相连,金属杆顶上再装上一个金属球。

当带电体跟金属球接触时,带电体上的电荷就会沿着金属杆和链条传到瓶的内壁,而外壁由于静电感应而带上异种电荷,这样内壁的电荷就能储存在里面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等需要用的时候,只要与金属球接触一下,就可把储存的电荷再放出来。

锡箔宋元之时,便可制造,并不费事。

而瓶子无论用玻璃还是木箱都可以。

如此电容的问题也解决了。

用一个大的木板作为底板,把各种配件安装在底板上,在用电线连接起来。

如此无线电电报机,便制造完成了。

五月二十日,两台完全不同的电报机放在了东宫和南宫内。

刘海兴和刘守义继续坐在电报机前发报。

刘海兴发了一条今天是晴天的信息,刘守义成功接收了信息。

之后刘守义又发送了一条今天气温很高的信息。

刘海兴也成功的接收。

如此无线电电报机便宣告成功。

如今宁安市一半的城市已经通上了电,大同市,拓南市也已各建了一个发电厂,用于重工业基地通电。

所以在这三个市建立无线电收发站并不费事。

而以后汉海王国各地也都要通电,如此逐渐建立无线电收发站,也不算什么。

但是问题是汉海王国海外据点,陆海军各军,包括大明内部,也都需要配发电报机传递消息。

而这些地方没法建立发电站,至少短期内不会建造。

所以为了保证各地都用上电报机,刘海兴又组织人手,开始试制蓄电池。

以锌铜为正负极,倒入稀硫酸作为电解液,蓄电池便算制造完成了。

至于金属锌,用南屿洲发现的铅锌矿或者闪锌矿加热制得氧化锌,之后与焦炭反应获得金属锌。

如此蓄电池的问题便也解决了。

最后便是给蓄电池供电。

既然大型发电机不能制造,那么刘海兴决定使用小型的手摇式发电机。

将最开始制造的手摇式发电机放大,让其能产生更多的电流即可。

而且手摇杆也可以换成脚踏或者水车为动力。

要是蒸汽机能小型化就好了。

看着眼前放了大的手摇式发电机,刘海兴心中想着。

最后将手摇式发电机,蓄电池,无线电电报机用电线连接起来。

各据点传递消息所用的电报机便算完成了。

六月初,刘海兴从科学院找出了二百名学子,开始教授他们学习电报机的使用和维修,以及密码本等事。

同时找来工匠开始建造电报机厂,批量打造电报机,蓄电池和手摇式发电机。

同时为了保证各部队和各海军使用,刘海兴开始带人研究可移动的电报机。

海军好说,只需要在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