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9章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1 / 4)

诡三国 马月猴年 5555 字 1天前

邺城丞相府。

烛火在青铜灯上摇曳,将曹丕与陈群的身影投在绘有九州舆图的屏风上。

人未动,影子却在张牙舞爪。

窗外秋风呜咽,如同建设邺城三台而死的万千劳役冤魂,在漳河干涸的河床上哀泣。

邺城三台,彰显出袁氏的尊贵,也体现出了曹氏的荣耀。

城南多怨。曹丕缓缓的说道,民心浮动,不知长文可有何策?

陈群坐在下首,将他自己桌案上的一卷竹简摊开,不以为意的说道,民心……何时不曾浮动?世子无需忧虑。

曹丕的指节叩在紫檀木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皱眉说道:父亲大人当年在官渡,能用小斗分粮而不生乱……

陈群笑了笑,指了指桌案上的竹简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若是全城均分……我等粮草支撑不过月余……

曹丕眉头更皱,可南城……若是置之不理,恐怕是……

陈群微微抬头笑道:此事……某早有意料……

哦?曹丕愣了一下,即使如此,长文可有何妙策可解此局?

陈群笑着说道,笑容温和,像极了某个人,昔日官渡,主公营地多兵卒而少百姓,而如今邺城之中,多百姓而少兵卒,故而不得用官渡小斗之法也。世子尽可宽心……若是南城不乱,某又何来借口,塞住这百姓之口?

曹丕有些不明白陈群的意思,长文之意是……这南城躁动,还是有好处?

陈群点头,然也。

曹丕拱了拱手,还请赐教。

陈群放下了手中的竹简,就像是推倒了第一块的骨牌,某有三策,筑墙,断流,分鼎。

北城通往南城的各处道口,突然竖起木栅,建立哨卡。

最初只有曹氏虎卫军,披甲持戟立于栅后,对试图往来的百姓怒喝:奉令!戒严!南城有暴民作乱,禁绝通行!

一名老者想要通过,军爷行个方便,老朽要去南城接孙子……

滚开!军士一戟杆砸在老人背上,谁知道你是不是去给暴民通风报信!

几个南城来的货郎也被推搡着赶回,货担里的货物被守军暂扣。

有人争辩两句,立即被按在地上鞭打。

曹丕与陈群站在望楼上俯视这一切。

是否太过严苛?曹丕皱眉,若是……火上浇油……

世子且看……

陈群微笑着,指向了北城之中的坊门之处。

只见许多士族家仆正提着食盒,慰劳在坊门以及其他道口哨卡的守军兵卒,笑容和蔼可亲,辛苦诸位将士守护北城!

可不能那些暴民冲过来,要不然咱们都要遭殃!

得了吃食和钱财的军官顿时拍着胸脯,远远的冲着南城方向唾骂,尽管放心,绝对不会让南城暴民进北城!

曹丕若有所思。

陈群缓缓的说道,此墙一也,以形隔也。昔郑伯克段,置母城颍,亦使京人知危而自固。于愚民而言,衣食宛如父母也!若有贼,必恶之。今立木栅如筑渠,导北怒恶南,自是疏离南北。

当夜,陈群下令将数十具尸体拖到道口哨卡前示众,表示这些就是南城来的偷粮贼。

北城居民看见那些血肉模糊的南城百姓尸首,就像是看见了仇人,纷纷拍手称快:杀得好!看谁还敢偷粮!

和哨卡同时出现的,还有北城各坊内突然流传起各种传闻。

在工匠聚居的西坊,几个士族家仆在坊门之下闲聊。

知道为什么南城人总闹事吗?懒啊!官府原想以工代赈,他们倒好,修城墙都偷奸耍滑!

可不是!听说他们领了赈济粮就去换酒喝,饿死也是活该!

他们祖辈不努力啊!现在落得这样不是活该是什么,还想着要害我们!

而在低级吏员居住的东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