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解决心腹之患(1 / 5)

天子看着武英殿上那三人高的熙河开边图,兴致勃勃地对章越问伐夏之事。

章越尚未开口。

一旁吕公著道。

“陛下,宋辽夏三国盟约仍在!”

“平党项时机尚不成熟,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当先以举国之力,清剿匪患,贯通商路!”

“惠及民生,这才是根本!”

“吕卿是否太过于持重?”天子忍不住问道。

章越各看了天子,吕公著一眼,微微笑了笑。

吕公著正色道:“陛下,北伐之事非一蹴而就,首先财政需充裕,其次匪患当清除,其三四夷边患当消弭,全然无后顾之忧后,方可毕其功于一役。”

天子知吕公著找借口,于是看向章越问道:“依章卿之见呢?”

章越见吕公著反对心里想了一番,然后道:“陛下,臣赞同吕仆射之言,自元丰用兵以来,朝廷之所以胜多负少,其在于择弱敌来打!”

“何为弱?”

“一则是敌弱,二则是我强。”

“所谓百战百胜并无他方,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千方百计地打败敌人,而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敌手!”

“眼下辽国虽有内乱,但还是当静观其变,北伐时机仍未熟。”

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千方百计地打败敌人,而是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敌人,这话令天子反思。

这句话放在事功上也是一样,最重要不是如何克服困难,而是选择适宜的困难。

不断地击‘弱敌’也是此意。

官家点点头道:“卿言甚是有理。”

吕公著道:“陛下,有一事乃当务之急,漕运之事朝廷立为之!”

漕运?

章越听了吕公著之言心道,他是怕自己一意伐夏,所以找个事来做吗?

官家问道:“是否发运司查出,朝廷漕运发运之事,颇有食菜事魔之人渗透。”

吕公著道:“陛下,正是如此。”

“十万船工中,食菜事魔之徒怕是两三万人之多。”

历史上宋朝因宋江,方腊,杨幺作乱而导致国势衰败,所以章越对民间帮会不免有警惕之心。

这事倒不是吕公著故意危言耸听。

官家道:“朕对漕运之事不甚了了!”

“只知本朝漕运素来淮汴之粟由江南入淮水,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陈蔡之粟由蔡河直达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之地入五丈河达京。”

“上述四河合称漕运四渠,其中朝廷最仰仗是来自东南六路的淮汴之粟。后来漕政似变了数变。”

自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汴京地位逐步提高,而北宋开封府则为水路交通之地。

为什么宋朝要定都易攻难守的汴京,而不是去长安,洛阳,就是因为汴京水运发达,只有这里才能通过漕运,养得起几十万禁军兵马和庞大官僚阶层。

后来的元明清三朝也是如此。

明朝以南方之粟养北方之兵,建都北京,天子守国门。

吕公著道:“圣明好学无过于陛下,今时确实不同以往,元丰放开盐禁后,允许商销商运后,如此钱皆作盐钞先汇集到京师。”

天子问道:“以往是怎办?”

吕公著道:“以往漕政关联盐政,东南盐者,通、泰煮盐也,为六路漕计。但左仆射元丰,取作盐钞以赡中都,东南盐税收入直接进入中央,则不再关联漕运。”

“钞盐之法,虽使征赋倍增,盐钞更加流通,但漕运也因而废弛,乃至仓廪空竭。”

吕公著言语中有指责章越之意。正是章越改革导致现在局面。

苏颂立即出面为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