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英雄出少年 第十七章 锦衣白夜行(四)(1 / 2)

剑起天下潮 白夜呐 5184 字 2020-06-22

小弟说“纵然卫氏兄弟有罪,你取二人性命即可。何以滥杀无辜!”

白少爷低头笑着说“你说,卫是兄弟有罪。那不过是你给他们的罪名。罪名和罪不一样。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必须清楚的,事无巨细的了解他所做的一切,这相当不容易。但是给一个人制造一个罪名却很容易,说他强抢民女,烧杀掳虐,甚至顶撞长辈,都可以是罪名。可是你如何知道,一个人,是否真的有罪。”

小弟冷哼一声说“难道你知道?你杀的这五十三人,都有罪?”

白少爷果断坚决的说“我知道。”

小弟不服“你如何知道?”

白少爷说“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这样的人,知己无处可觅,仇家五湖四海。总有一天,我会死在别人手里,或阴谋或阳谋,若是运气好,还能有个全尸。而那一天到来时,你就要替我活下去。”

小弟说“为什么是我?”

白少爷说“我所做的这些事,必须要有人继承下去。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人,却又不能是别人。”

小弟不明白,他说“继承你……去滥杀无辜?”

白少爷苦笑叹息,说“其实我一定会告诉你,只是不想浪费了这壶好酒。”

他虽嗜酒,却不细品,往往拿着酒瓶子就往嘴里灌。这倒是蜀山一脉相承的风范。

等到这壶酒喝完,他眯着眼睛回味了一遍滋味,而后慢慢说道。

“卫太奶奶二十年前患了重疾,本应入土。后事都打典妥当了。”

小弟不知这段往事,静静听他说来。

“苟延残喘之际,卫府来了一位塌鼻子老道,献了一剂药方。其中的草药倒是寻常,只是一些顺气之物,街肆上的药房里都能取到。唯有一道药引,大逆不道,天诛地灭。”

“何物?”小弟问道。

“童子心尖血。”

虽不知其详,但是听这名字,绝不是什么好东西。

白少爷解释道“童子,既不能是骨肉未全的幼儿,亦不能是四阴茹毛的少年。只能是三到五岁的儿童。再大一些,气理更迭,体内有成人淫气,视为不纯。若是年幼一些,血肉还未成型,功效又不足。你可知,这个年纪,最是天真无邪。小一点不知人间疾苦为何物,尚不知生死,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偏偏到了岁,胆子最小,又知道疼……”

言未尽,意已达。小弟已然明了。三到五岁的孩子,最能体会痛苦,最不能忍耐痛苦。

“愈是恶贯满盈的人,愈重孝道。”白少爷忽然这么说。

小弟虽不赞同,却不打断。

“你可知古之二十四孝,皆是以戕害他人为荣。孝是恶人最容易的伪装。先贤扬孝,本意弘扬知恩图报。可是恶人言孝,却是为了凌霸正名。卫氏兄弟便是这样的孝子。他们为了尽孝,捉来城里的流浪的幼 童,做一道药茶。名为‘玉堂春锦’。说来这塌鼻子老道还真有本事,老妖婆喝了玉堂春锦,不过三日便可下地,一月之后枯木逢春,越活越年轻。于是卫府上下,都把这玉堂春锦奉为包治百病的仙药。不仅卫家人喝,连得宠的下人也能受些恩赐。”

白少爷继续说“童子,精气最足,未到外泄的年纪,引而不发。那心尖血,是体内精气最旺最纯之处。如此大补,又被中药调和,的确是天才之举。”

“可惜,损人利己之事,世间难容。”

“尤其,流浪的孩童毕竟有限,三月之后,他们便开始去穷人家买孩子,说是送进卫府做书童……”

后来的事,白少爷说得很详细。他一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次倒是难得的事无巨细,可见他对小弟的重视。

空山间多闻鸟语,白少爷的声音却比虫鸣鸟叫好听。风过树林摩挲,又抚清流涓涓。

看不见风,却又处处可见风。